预算基础

基础设置主要完成预算档案的准备工作,包括建立预算场景、预算主体、预算维度、预算指标,建立预算样表等;基础设置中建立的档案一般是不随预算年度、预算环境等发生变化的档案,是各具体预算场景使用的公共档案部分。在基础设置中所要完成的各项工作,都是企业在实际预算编制工作开始之前,由企业的预算管理人员所完成的相关准备工作。这些工作完成之后,就可以进入到预算编制、控制、分析流程当中了。整个基础设置的工作,也就是预算的初始建模的一个工作。


  • 名词解释
    1. 预算主体:是指预算的责任单位,即承担该预算任务或者责任的单位,也是预算控制和分析的单位。一般来说,预算主体也是最基本的预算编制单位。预算主体的层级也反映了预算下发汇总批复的层级管理要求。预算的主体可以是一个集团,一个公司,或者一个部门。
    2. 维度成员:维度的一个具体取值称为维度成员。
    3. 维度视图:维度中维度成员的展现方式,同一维度的不同视图可以具有不同的成员及成员的层次关系。
    4. 应用模型:一个应用模型对应一个预算应用主题,如可以把费用预算做为一个应用模型,应用模型确定了所使用的指标、维度。
    5. 模型表单:应用模型所包含的指标/维度组合及展现方式。
    6. 维度公式:按其所指定的维度组合来取数,相当于以前版本的维度匹配公式。
    7. 表单公式:在表单上按照坐标来设置的公式,只在表单上执行。

  • 应用流程
  • 流程图

    流程图说明

    • 预算基础应用部分主要是针对预算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,包括了预算组织的建立,指标、维度的梳理,预算模型的建立以及权限的设置等工作。该部分包含维度设置、模型设置、合并设置、系统设置等几个部分。

  • 相关操作
  • 维度设置
    模型设置
    合并设置
    系统设置